微生物菌肥是一种以有机物质为基础,通过微生物发酵或代谢过程制成的肥料。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,还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,如固氮菌、解磷菌、解钾菌等。这些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和活动,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性质,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。
首先,微生物菌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。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维持土壤肥力、调节土壤结构、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。微生物菌肥中的有机质来源于动植物残体、粪便等,经过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,从而促进植物生长。
其次,微生物菌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。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、团粒结构破坏,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。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,释放出大量的活性物质,如酶、激素等,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稳定。
此外,微生物菌肥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。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分泌黏性物质,增加土壤颗粒之间的粘结力,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。同时,这些有益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根系共生,形成根际微生态系统,有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。
微生物菌肥还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。许多有害微生物会侵入植物体内,导致植物病害的发生。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,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。同时,这些有益微生物还可以产生抗生素、抗菌肽等生物活性物质,有助于植物抵抗病原菌的侵害。
为了确保微生物菌肥的正确使用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 选购时要注意微生物菌肥的有效菌存活时间。一般来说,有效菌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微生物菌肥质量较好。存放时间过长的微生物菌肥可能会导致菌种的休眠状态被破坏,影响施用效果。
2. 施用温度要适宜。最佳的施用温度是22℃-35℃。低于5℃或高于40℃时,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可能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,影响施用效果。
3. 选择正确的施用部位和方法。应避免将微生物菌肥直接施在地表,因为地表温度较高,容易导致菌死亡。同样,也不建议将其施在根颈部,因为那里的吸收能力较弱。一般建议将微生物菌肥施在根系附近的土表或沟内,以便植物根系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其中的养分。
4. 避免与杀菌剂混合使用。菜农长期不合理施肥后,土壤问题可能会加重,导致蔬菜根系病害增多。在这种情况下,预防根部病害的次数可能会增多,其中包括杀菌剂的使用。但这些杀菌剂对有益微生物也可能会有杀灭作用。因此,在灌根或冲施杀菌剂后,不应立即使用微生物菌剂,以避免活性菌种的存活率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