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体化运营的科技股份公司

朗明股份致力于以打造无废城市一助力乡村振兴-创新研发一助力双循环,以污泥、粪渣、秸秆、餐厨厨余、果蔬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为主营业务。

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需谨慎

  • 时间:2023-10-28
  • 作者:小编

  当前,大棚蔬菜正处于开花结果期,这是施肥的关键时期。然而,有时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肥料,效果却未达预期。在大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上,存在以下误区:

  1. 盲目增加使用量

  目前,许多种植者对大棚的投资充足,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量逐渐增加。有些甚至每亩地使用一箱(40斤)的肥料。如果使用的肥料质量较好,影响可能较小;但如果质量较差,可能导致黄叶早衰。因此,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,一般来说,每亩地使用10斤大量元素肥料和相应的改土生根肥料即可。

  2. 盲目追求高钾/超高钾

  钾具有膨果作用,因此在结果期,许多种植者开始使用高钾甚至超高钾肥料,以期望提高产量。然而,个人认为除了西红柿最后一遍转色肥可以使用超高钾(如10-5-40等)肥料外,其他情况下基本不需要。否则,可能会出现使用后僵果、植株生长缓慢的问题。

  3. 冲肥不看作物种类

  不同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不同的。例如,常常种植茄子的人会问为什么茄子果实长不大,结果发现他们使用了高钾肥料。

  以黄瓜为例,基本上根瓜坐住后使用平衡型(20-20-20),盛果期后则使用平衡型和高氮高钾型(17-9-34)轮换使用;番茄在乒乓球大小时使用平衡型,鸡蛋大小时使用高氮高钾型,辣椒可参考番茄;茄子则完全使用平衡型肥料,切勿使用高钾肥料,否则可能会后悔。至于芸豆,则不建议使用大量元素肥料。

  4. 冲肥不看天气情况

  作物吸收营养主要分为两步:一是根系吸收养分,二是通过蒸腾拉力将养分水分输送至植物并发挥作用。然而,在冬季阴天、雨雪天或光照不足、棚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,根系无法吸收养分,蒸腾拉力也不足。在这种情况下,施肥是无法完全吸收的。因此,在施肥时最好查看天气预报,确保施肥后有至少两个晴天。如果天气特别寒冷,应适当减少大量元素肥料的使用量甚至不使用。

  5. 冲肥不看作物长势在温室环境中,蔬菜的生长受到多种逆境因素和病虫害的影响,导致其生长状况存在差异。因此,不同生长状况下的蔬菜对肥料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。当作物遭受逆境影响,如冬季严寒或叶片病害严重时,应适当减少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量,并增加氨基酸、海藻腐植酸类肥料的使用。随着植物生长状况的恢复,再逐渐增加肥料用量。

  关于蔬菜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介绍就到此为止,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,也欢迎大家分享您的使用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