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体化运营的科技股份公司

朗明股份致力于以打造无废城市一助力乡村振兴-创新研发一助力双循环,以污泥、粪渣、秸秆、餐厨厨余、果蔬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为主营业务。

水溶肥的技术要求及发展历史

  • 时间:2023-10-26
  • 作者:小编

  水溶肥的技术要求

  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的大量元素含量不低于50%,中量元素水溶肥料中的中量元素含量不低于10%,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低于10%;严格要求水不溶物含量均不高于5%,其稀释250倍后的肥液pH值必须控制在3.0~9.0之间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经水稀释或者溶解、液相均一,可用于叶面施肥、灌溉施肥、无土栽培、浸种蘸根等。

  水溶肥发展历史

  进入20世纪之后,随着人口增加和农业的发展,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,而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。于是人们开始寻求更有效的肥料供给方式,其中就包括水溶肥的研发,苏联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水溶肥研究更早。水溶肥的研究过程中,发现氢离子浓度是影响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一个重要因素,而PH值与氢离子浓度直接相关。当土壤或肥料的PH值适中,植物的根部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养分。根据水溶肥的发展阶段,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:

d0460924-7685-4c4c-8053-ac88e2d615b9.jpg

  发展初期(1920-1960),水溶肥成型阶段。此时的水溶肥料的主要成分是具有溶解性和混配性好的无机盐类。此时,配方技术简单,营养成分低,浓度低,农作物吸收效果不稳定。在1925年,英国公布了一项直接由各种固定原料参混制成的水溶肥专利;1950年代初,美国Peters Professional推出了其第一款水溶肥产品。

  发展中期(1960-1980),这一时期水溶肥产品中的养分类型有所增加,中微量元素添加到产品中,主要是螯合态微量元素,并将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到配方中。如1965 年,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。此时的Peters Professional,已经成为了全球首家生产水溶肥的公司之一,生产出了一种全系列的水溶肥产品,包括营养均衡型、速效型、长效型水溶肥,并成为了水溶肥技术的行业领先者。

  现在(1980-至今),向功能综合化和目标多样化的方向发展,产品除含有多种营养外,还产生了氨基酸水溶肥,黄腐酸水溶性肥料及其他活性生物刺激物质成分的品种。1988年, 美国TVA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,利用硝铵、尿素的低共溶获得高含量氮。1996年,Peters Professional创造出了行业的一项创新,推出了珠状肥料,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对高效、便利、稳定的肥料需求。